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实践育人   >   正文

阿坝师范学院“格桑梅朵.绿韵若行”志愿服务团赴若尔盖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7-15

【本网讯】2025年7月6日至13日,阿坝师范学院“格桑梅朵·绿韵若行”志愿服务团走进若尔盖县,开展了为期8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。活动以“红绿相映”为主线,让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在高原大地交融,让青春力量在红色精神与绿色理念的碰撞中绽放光彩。

(图:与团县委合影现场)

志愿服务团首站与若尔盖团县委深度对接,确立“红色教育铸魂、绿色实践筑基”的行动框架。座谈中,团队明确“双轨并行”计划,一方面深入县城及周边区域开展环保认知调研,用藏汉双语解读垃圾分类意义;另一方面筹备红色教育基地研学,推动革命故事跨语言传播,让双语优势成为连接红色传承与绿色实践的纽带。团队还与县生态环境局展开研讨,在了解当地400余项生态治理成果后,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细化方案,将红色教育融入环保宣传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生态行动为载体,让红色初心贯穿环保实践全过程,实现“红”与“绿”的深度融合。

(图:与团县委对接工作和访问居民现场)

在巴西会议遗址研学现场,红色记忆与绿色理念碰撞交融。团队成员在参观革命历史遗址时,不忘提醒游客带走垃圾;向村民宣讲长征故事时,顺手分发环保手册。班佑村的宣传活动中,洗衣粉、肥皂等贴心物资旁,总是摆放着红色故事宣传单页,村民们在聆听“半条被子”故事时,也记住了“秸秆还田”的环保诀窍。花湖湿地的老党员带领志愿者捡拾垃圾,红色身影俯身护绿的画面,正是“红中透绿”的鲜活注脚。

(图:赴巴西镇和花湖活动现场)

环卫工人培训现场,垃圾分类讲解中穿插着“劳动最光荣”的革命话语;红光村的环保课堂上,“生态保护人人有责”的倡导里,藏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红色初心。团队成员在解读四类垃圾区分标准时,总会提起革命年代“节约每一个铜板”的传统;发放宣传册时,特意选用红军过草地的插画,让“守护黄河生态屏障”的使命,与“保卫红色江山”的信念一脉相承。

(图:科普环保知识现场)

此次实践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未来,“格桑梅朵・绿韵若行”志愿服务团将把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环保宣传的固定阵地,使生态课和红色故事交相辉映,持续以青春之笔,勾勒“红中透绿、绿中显红”的画卷在若尔盖高原不断延展,让红色精神与绿色理念在传承与践行中熠熠生辉!


供稿、供图:阿坝师范学院“格桑梅朵.绿韵若行”志愿服务团

编辑:邓琳琳

编审:查旺斯基

Copyright all reserved. 阿坝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 版权所有     

地址: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:623002 电话: 028-62332600